弟兄姊妹投稿

靠主恩典過度人生下半場

分享文章 分享喜樂!

踏入2011年,我開始籌劃兩年後在職場退休時,應該如何過渡人生下半場呢?除了參考一些退休講座所提供的資訊外,我嘗試重整自己從1981年受洗以來,至今三十年日子裏蹣跚而行的信仰生命,以釐定未來「登陸」後的生活路向。

 

2012年,我的事業攀到頂峰,負責主理整個新界地區的公共污水處理的工程設施,帶領超過350名專業技術員工、掌管每年3億餘元公帑的操作維修費用。隨著人口不斷急速增長,以至新建很多現代化的污水處理設施,加上成功推行品質、環保、安全、資產等一系列管理系統,我獲取多類包括公務員優質公共服務、香港工程師學會卓越工程參賽獎項,部門亦邀請我繼續以合約形式受聘服務。頃刻間,事業光輝當前要作出接受退休的抉擇,委實有點難捨一下子要退下來的光景!

 

相信有不少信徒都曾經閱讀鮑伯.班福德的書本《人生下半場》,當中內容可以大致理解為三部分:
人生如球賽,分上、下半場。上半場是為工作和家庭奮鬥,理所當然為別人而活;
上半場完結,中場時段總結勝負得失,但絕不是終極結果。事實上,下半場才出現決定性的賽果;
中場時段確定如何策劃下半場,並且訂定如何活出有意義、豐盛、充實的人生目標。下半場是屬於自己主導的、可以構建有使命的人生。

 

某天靈修的時候,想起一首詩歌《主居首位》,內心戚戚然,好不容易才拼搏完成上半場,為何我想再為別人,重操故業去賺取更多呢?情何以憾!回想自信主以來,因為家庭承擔、工作忙碌,往往只是隨機、隨心、隨緣地閱讀聖經,以經驗式去進行靈修,曾經腦海閃亮過去修讀神學課程,卻最後給自己開脫的答案 ─ 那是呼召傳道人的事情吧!

 

2012年春季,麥牧師找我開辦任教長者主日學,我從挑選課本、備課以至教學,基本上是可以應付自如,但作為老師,卻並不滿足於基本的教材範圍。我是否需要先行全方位、有系統地去認識聖經?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,當下求主釋放自己,倒反萌生決定申請提早退休,好讓自己多點空間去預備過渡,並且得到麥牧師支持申請崇基神學院的兼讀基督教研究碩士課程。麥牧師還陪同我參加2012年夏季神學院新生開學禮,給予勉勵;不旋踵,惡夢的日子開始了。從理科(工程學)思維轉向文科(神學)思維,的確讓腦袋不停地掙扎交戰,每科課程要求閱讀大量書籍、文獻等。2013年終於退休了,每天享受全時間讀書,漸漸地驚覺神學領域的浩瀚無涯,在一科「屬靈導引」的課程,教授要求學員譜寫自己的生命線,描述從出生、認信、到現在的靈程起落,以便規劃將來的信仰終極標竿,這份功課促使我正視及校正人生下半場的方向與目標。透過剖析生命線,讓我反思不少信主前、後的人生苦樂、跌宕起伏,從而令我頓悟人生下半場的「四個堅持」。

 

兩年後2014年秋季,麥牧師出席我的畢業典禮。其實,這是另一頁的開始,因為麥牧師的再度支持,我接著同時修讀兩個兼讀碩士課程:崇基神學院的神學研究和播道神學院的聖經研究。這是我一生活到此刻,在信仰正統裝備里程上的最大投資。2016年春季,我開始撰寫神學研究畢業論文,題目是「耶穌差派的使徒彼得 ─ 人性研究和傳道腳蹤」,彼得是四福音書與使徒行傳的經文中,記載最多有關他與耶穌的個別或群體對話及行動的人。他的成敗、得失、驕傲、軟弱、小信、陷落、懊悔、回轉、委身、剛強、忠心等個性,從門徒到使徒的里程中,他被熬煉的起伏歷程,實在能夠幫助信徒去反思信仰成長階段的踐行,豈是那一套今天流行的「成功神學」比擬!

 

再兩年後2016年夏季,終於完成第二個神學碩士課程,感恩還可以獲取甲等成積畢業,箇中的艱苦、奮進、困乏與多情,包括家庭成員患病等危難,都不足外人道,猶幸主的恩典夠用,感恩不盡,飲水思源,多謝麥牧師及一位堂外與我同行多年的生命師傅。除了修讀聖經書卷外,一些學科亦頗能受惠、得幫助,例如:神學研究方法、釋經學、教學法、心理學、輔導學、靈程導引、教會歷史等。誠然,因著學院的資源及自己的時間限制,沒有單一的學位神學課程可以詳盡涵蓋研究全部新、舊約書卷,所以,餘下來的日子,我會慢慢繼續以享受方式去修讀第三個聖經研究碩士課程,正是「閒居最宜養志,至樂莫如讀書」,好好善待自己,深化認識聖經。退休的第一個補給站剛剛經過,我依舊繼續以「百夫長」般的小角色,為某福音機構擔當義工,參加短宣事工;任教教會主日學,以及物色有關文字事奉的機會。

 

感恩在崇基神學院修讀時,喜逢闊別多年的伍渭文牧師教授,並且與翁玉文及盧永傳兩位傳道人一起同班上課,他們的持續教與學是我的學效榜樣。回想那些年,報考神學院是需要通過筆試和面試,筆試前夕,徹夜難眠,恐怕無面目見推薦人牧師,猶幸腦海的聖經金句尚派用場,賴以過關。不過,進院後,嚴格的釋經、論文訓練,要求對聖經相關經文作背景、上文下理、文本互涉(不同新、舊約書卷互相參照)的評鑑,又徹底改造了我從前的「金句走天下,壞鬼釋經學」的錯謬,同時也認識不少別堂的兄姊。我觀察一點子,就是他們很多都是在職期間,因領受教會的異象,被牧者差派、支持前往神學院接受深造,等待裝備神學後,回歸教會帶職作領導、擴堂、植堂、教導、執事等職事。一位老師曾說:教會的建立與增長是札根於神的話語上。似乎老如迦勒的我,難道在40至85歲時期,尚有夢象?我的教會可會有機會出現「信二代」信徒接受正統神學訓練,繼而成為接棒的下一代,傳承上一代繼續領導教會的好時刻嗎?

 

退休以來,可以靜水深流地默然沉澱思想,重新思索到很多過往的人與事、對與錯,掏盡不少過去那些不可逆轉或化解、像根刺般的苦毒。過渡人生下半場,修讀神學既不能、亦不該是向人炫耀學識,說到㡳還是如何回到我的家,真的謙卑地去學習實踐信仰。從前願望能否尋找理想的教會,現在願望能否在教會尋找堵塞的破口。事實上,畢業是有期,轉化卻無期,林前十三章的教導,對我而言,永遠是老牌新手,每天仍在「知、信、行」的循環軌跡上學多一點點,特別是對一個非常偏重理性邏輯思維的人,奇妙之處,就是退休後落戶迦勒團團契,那些可愛的長者們的溫馨氛圍,不期然漸漸融化了我的剛硬、執著性格,他們竟然是我的看守者,真的是愛在遙遠的鄰近!無論往後多少個十年,人總會有一天走到一生的盡頭,我盼望臨近終點時,可以臥在某處,仍然能夠有力氣拿著那一生不離雙手的聖經、優雅地往見天父。如此,在等待他世之前的今世中活在當下,我經歷從蹣跚匐行到勉力而行:立定心志,恆久靠主,由心出發,唯主所用。我喜愛福音書裏的一個小角色「百夫長」,縱然遠不比門徒或使徒那般光芒,唯願身處在這時空的夾縫間,得到傾聽主所說:「照你的信心,給你成全了。」

%e9%99%b3%e6%98%8c%e7%82%b3

陳昌炳
寫於2016年10月2日

(作者註:本文是為著慶賀教會三十週年的個人分享,並不等同教會的看法)

分享文章 分享喜樂!

Comments

comments